在洪澇災害、地震災害、臺風災害中檔案一般會面臨水淹、受潮等現象,需要采用科學的技術方法盡快去除檔案中的水分,同時不能對檔案的耐久性產生不良影響。
1.紙質檔案的搶救
紙質檔案在檔案災害中遭水淹后或遇到雨水淋濕后,應首先清除檔案上的污泥,然后將檔案放在一個持續低濕的環境中進行干燥,使紙張中的水分迅速蒸發,保證紙張中的水分達到安全含水量的范圍內,這樣才能防止長霉。若沒有進行及時處理,檔案會非常容易滋生霉菌,使得紙張機械強度下降,而且會產生粘連。紙質檔案的搶救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:
(1)清除污泥
不同檔案字跡的耐水性是不同的,要根據具體情況,區別對待,分別處理。因此在污泥被清除之前,要先鑒別檔案字跡的耐水性。
對于耐水性好的檔案,處理方法如下:先將檔案放在清水中洗去泥土。用吸水紙襯墊吸水,反復幾次,到半潮干。用削得很薄的竹簽將每一張紙挑開后墊上一張毛邊紙或宣紙。將整卷檔案上下墊襯吸水紙,在其上放一重物加壓干燥矯形或用壓力機壓力定型。
對于不耐水字跡的檔案,處理方法如下:先輕輕刮除紙張上的污泥,然后十分小心地將檔案分成一頁一頁,放置在陰涼處自然風干。等到檔案基本晾干時,再緩慢、定時、經常性地將其來回翻卷多次,并且要沿著裝訂處。最后等到檔案已經全部晾干后,可用小刀再次輕輕刮去紙上的污泥,再沿著一個方向用排筆刷去紙上的浮土。
(2)干燥
干燥方法多種多樣,要注意的是:無論采取哪種干燥方法,在干燥過程中都不能使檔案制成材料收到損壞。因此,不能把水淹檔案放在陽光下暴曬,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加快紙張中纖維的水解和光降解速度,使紙張變脆。
自然干燥法:是一種以自然晾干為主的簡單搶救方法,適用于氣候相對比較干燥的地區。當檔案館遭受水災后,應盡快打開門窗,使空氣流通,如有條件,可使用風扇去濕機,加快空氣流動,驅散室內的潮濕空氣。在進行自然晾干處理前,需首先瀝去檔案表面的水分,然后將其豎放在桌面上或書架上干燥。當檔案達到半干狀態時,為避免紙頁粘連,應將其逐頁翻一遍,也可在每頁紙中夾一張吸水紙。需要注意的是,一次夾入吸水紙的總厚度不能超過紙質檔案厚度的1/3,否則易使檔案變形。當干燥、到一定程度后,將檔案平放在桌面上,在其上面放重物加壓,并繼續干燥,這樣可以使紙張不起皺。
真空冷凍干燥法:該方法是將檔案冒于低溫條件下,使紙張中的水分冷凍結成冰,然后,再將檔案放在真空條件下,將冰直接變為蒸汽,從而達到干燥的目的。采用冷凍真空干燥法,離不開真空冷凍干燥設備,如真空冷凍干燥機。操作時首先控去檔案表面的水分,然后將其放置在真空冷凍干燥機的格板上,關上機門,緩緩降溫。當溫度降到一4℃時,開動真空泵進行真空干燥此方法簡單易行,干燥速度快,紙張不易變形,同時還能殺蟲滅菌,但必須擁有價格昂貴的真空冷凍設備。
遠紅外線干燥法:該方法是利用運紅外線特有的高溫效應干燥檔案,不需要媒介物質的傳遞。具體方法是將檔案分格放入遠紅外干燥箱中,擺放時檔案之間排列不宜過密,以利于水分蒸發,同時檔案應和遠紅外發生器保持一定距離。打開干燥箱開關后,使之緩慢升溫(半小時升溫10℃)至50℃、70℃左日1小時后再緩慢降溫至40℃左右恒溫,直至干燥為止。注意箱內溫度右恒溫,不能超過70℃,在升溫或降溫時應緩慢進行,否則會對檔案產生不良影響。此方法干燥后的檔案平整而膨松,同時還可殺滅檔案中的蟲霉。
去濕機干燥法:將瀝干明水的檔案放置在密封較好且配備有去濕機的房間內,開啟去濕機,由于去濕機能不斷排除空氣中部分水蒸氣,這樣可加快檔案中所含水分的揮發速度,從而提高了干燥速度。當檔案張的含水量達到6%,或者手摸無潮濕感時,即可停止去濕。
(3)消毒
檔案被水浸泡后往往會出現生霉、長蟲現象,因此檔案在干燥處理后,還需要進行滅菌殺蟲消毒處理。目前,常見消毒方法有物理方法,化學方法兩大類。消毒方式和消毒劑的種類也很多。對紙質檔案消毒時,應選擇不會對紙張、字跡造成損害,無殘留、無污染、操作簡便的消毒方法。消毒要根據被消毒檔案被污染程度,根據各自具備的現有條件選擇適當的方法。
(4)清潔
檔案消毒之后,還不能馬上展開大規模的修復。因為檔案表面還沾有大量的塵土和死亡的霉菌,需要對其表面進行清潔。清潔是對消毒后待修復檔案進行修復前的一個重要環節,可用專用的“檔案清掃機"進行自動清潔,該設備由自動感應的振動除塵區、密閉負壓的工作室、無級變速的清掃輪和定向高壓氣流組成了立體清潔工作流程,被清掃下來的灰塵被負壓氣流帶入集塵袋中,能清掃掉受損檔案表面上的大部分污物;也可用“多功能檔案修復臺"進行手工清潔,該設備是一種用于檔案文件清潔、修復的專用設備,具有負壓、凈化、調濕、光桌等多種功能,工作時形成一個密閉近似負壓的工作空間,在此工作空間中對檔案進行除塵、除霉。
除上述步驟外,有些受損嚴重的檔案還需要進行去酸、修補、裝訂、更換卷皮等工作,依據每一情況,分別采取不同的搶救方法。
2.膠片檔案的搶救
膠片遭水淹后,膠片上的明膠容易發生溶化、劃傷、粘連等現象,應及時進行降溫、清洗、堅膜處理。
降溫、清洗處理:把水淹檔案放在干凈的低溫水中,溫度控制在18℃以下。然后用棉花球輕輕擦洗膠片上的污泥,要注意不能用棉花干擦,否則塵土會劃傷膠片上的乳劑。
堅膜處理:由于長時間遭水浸,膠片上的明膠已經充分膨脹,極易被劃傷,因此可用甲醛溶液進行堅膜處理。在堅膜處理中要防止膠片互相碰撞,以防劃傷乳劑膜。然后,在流動的清水中水洗15分鐘,最后將黑白膠片過一下潤濕液1分鐘、彩色膠片果穩定液1分鐘、15分鐘,隨后晾干。
3.磁性載體檔案的搶救
根據國家檔案局頒布的《磁性載體檔案管理與保護規范》(DA/T15—95),“如磁帶被水浸后,應先用無纖維毛巾將磁帶擦干,然后在溫度為50℃的烘箱內懸掛3天,再在正常室溫下放置2小時,用磁帶機纏繞2次后方可使用,并且應復制"